栏目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传承资讯 > 栏目资讯 >

青岛科技大学师生科技三下乡: 赋能产业升级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5-08-02   点击:加载中  【打印】  【关闭】   【返回】

一、访企拓岗: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校企联手打通就业
       7月下旬,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刘尧带队赴湖北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先后走访石大胜华新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武汉鲁华泓锦新材料有限公司、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中轻控股武汉轻工院有限公司、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五家行业领军企业。
 
       此行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轻工设计及产品加工的绿色循环体系等领域,刘尧与企业负责人就技术升级痛点、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共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此次行动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匹配,探讨构建“技术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长效机制,为青科大化学院人才培养锚定产业前沿坐标。
二、人才培养:科技赋能兴产业,激活发展新动能
        青岛科技大学“焦奎拔尖班”是依托山东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设立的创新实验班,2024年首次招生,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化学相关领域的杰出创新人才。拔尖班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满足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将实行100%保研。学院在组织、政策、经费等方面全力支持“焦奎拔尖班”开展学科竞赛、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保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常态、学生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敏感度。
        7月,“焦奎拔尖班”首届学生吴梓瑞领衔的校级专项团队“青春‘乡’约,振兴有我”科技创新团深入国家级油茶产业示范园进行科技服务与科普推广,力求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乡村振兴解决方案,为企业构建茶壳废料能源化利用,推动碳减排与资源再生协同。一学期内,吴梓瑞作为负责人带领着这支科技创新团斩获生命科学创新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参与校企合作横向项目1项。这支队伍扎根基层,彰显着“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的焦奎精神,诠释着“焦奎拔尖班”的办学理念,更是“青科大”模式的生动体现。
三、产学共融:校企融合双提升,绿色协同创未来​​
        化学院一直坚持围绕应用化学、有机化学、能源化学等方向重点推进对标“政、产、学、研、用”五维输出的目标,充分挖掘高校、企业和社会人才培养资源,形成“政产学研用”合作协同育人体系。此次湖北行不仅是访企拓岗的深化实践,更是“青科大模式”推动产学研协同的典型示范;学院与湖北五家行业领军企业将探索一条“需求共提-资源共投-成果共享”的“深度合作-优质育人” 新模式。
 
       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后期也将与吴梓瑞团队联合开展“基于油茶果资源开发新产品的关键技术及绿色循环体系的构建”项目研究,共同推动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端高效转化。

四、寄语未来:传承科大精神薪火,激发学子砥砺精神
       刘尧在黄袍山绿色产品示范基地看望团队成员时强调:大学的使命是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科学家,他鼓励同学们以油茶项目为起点,将青科大“橡胶品格”融入产学研全程,推动技术成果在通城县落地转化,为黄袍山特色产业升级注入青科大智慧。
 
       此次湖北之行,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以焦奎拔尖班为先锋,以访企拓岗为桥梁,以产学研融合为引擎,不仅开辟了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更践行了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为中国式现代化输送更多的化学英才!
 
​​(张玉海  供稿)
 
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中国精神
传承之路栏目联系方式:010-56466456 18911754336
Copyright © 2013 - 2015www.cctvchuancheng.com 京ICP备17058032号